什么叫七年之痒(大仲马是什么意思)

七年之痒这个词并不陌生,它是指夫妻在结婚7年后,出现了心理上的疏远甚至出轨的情况。那么,这个称谓为什么会流传至今呢?接下来,我们将会探究这个问题,并一起来了解一下大仲马。

七年之痒的由来

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电影《七年之痒》,这部电影即是该说法广泛流传的起因。1955年,由当红影星玛丽莲·梦露担任女主角的《七年之痒》上映,引起了轰动。电影中男主角为了泡女邻居,常常留着一头长发,而他的妻子在外旅行时,亦有异性进入他的住所。那么,为什么这部电影的情节就被改成了“七年之痒”呢?电影编剧在创作本片剧本时,参考了一个传统说法:夫妻感情在最初的热恋期之后,到了第7年左右,会出现危机,称之为“七年之痒”。因此,电影的情节也就转化成了男人和女人在一起超过七年后,便会出现心思不够新鲜的现象。

大仲马的故事

每当提及“七年之痒”,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就会浮现在脑海中——大仲马。大仲马,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,他的《三个手》、《基督山伯爵》等巨著,至今仍然广为人知。不过,大仲马身上还有一个关于情感和婚姻的传奇故事。大仲马有两位夫人,分别叫做红夫人和白夫人。不过,大仲马与白夫人的婚姻并没有熬过“七年之痒”,而是在7年以内结束了。而在离婚后不久,大仲马又迎来了一段婚姻,该婚姻却幸福持久。也正是因为这种历经世事后的真情赞美,人们才格外称颂他的“铁腕”写作风格和人生态度。

为何出轨易发生

“七年之痒”这个说法是否有科学根据呢?其实,这并非是个绝对标准。不过,在相同的时间标准下,确实存在趋势性。研究表明,夫妻间感情冷淡、互相忽视等心理问题,会在一段时间内逐渐显现,牵扯时间长了,出轨的可能性就随之增大。在工作忙碌、家庭责任沉重的现代社会,夫妻间心理互动缺失,情感需要无法得到满足,自然也就容易沦为身外的诱惑种子。所以,如果我们希望婚姻长健不衰,我们应当多关注情感互动,不断加深感情,维系夫妻之间的温情和默契。

七年之痒这一词汇从电影开始,迅速风靡全球。大仲马则以丰富人生经历,为我们揭示出婚姻情感的真谛。在现代社会,婚姻面临的压力和具体挑战固然日益复杂,但我们呼唤的,仍是爱的传递和互信。归根结底,我们要明白,婚姻关系的质量并不取决于时间,而在于彼此的努力和真情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验证码